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有些晦涩,但其确实是用一句话概括了创新的主要特征。沿用这一理念,现实中的创新并不一定是要做出改变世界的变革性产品或商业模式,在现有基础上的微创新或者边际创新也在持续推动着生产生活持续渐进演变,为未来生产生活带来无限空间。
7月29日—7月30日,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主题为“发现控制高手”第二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决赛全过程,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台达集团承办。在大赛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觉是大赛充分呈现出“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理念,虽然是有限的创新,但却面向未来生产生活应用的无限空间。
产学合作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各大企业以大赛、联合研发、联合人才教育培训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毋庸置疑,产学合作正是不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制造业是其中重要内容,将带来制造业转型重构。平台模式作为网络经济中成功的商业模式,孕育出苹果、思科、沃达丰等成功企业和ECO,也值得其他领域借鉴。搭建开放平台,不同资源在平台上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用必须得说是资源创新组合、模式创新的最好形式。
在笔者看来,本次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正在践行开放平台的模式:台达的自动化产品、工程师实践经验、参赛老师学生的创意、行业专家指导、优秀参赛作品付诸推广等各种要素,在平台模式下,发挥出聚合效应和网络效应。
正如台达资深副总裁暨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张训海先生所说:“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科技竞赛为主线,不仅贯彻落实‘以赛促学’的教育精神,也为高校搭建了自动化教学交流平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更顺应了中国制造2025的纲要指导,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培养出更多自动化科学技术人才,示范和带动作用影响深远。”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及普遍的使用,使互联网不仅仅在流通环节大范围的应用,更在制造业生产流程中发挥作用,推动制造业转型。本次大赛作品中不乏将智能化因素引入自动化设备中,体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落地,也契合中国制造2025政策。
以大赛特等奖为例,来自上海交大思源致远队的“基于多节体的双臂三足机器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作品,基于协同控制思想使得双臂配合完成工作项目,总系统具有自主、自动、智能的特点;另一特等奖作品台北科技大学3D机丙二队的“多轴运动控制Delta-3D复印机”也诠释了智能化控制的理念。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不仅仅是一个由机器设备、系统构成的庞大的物理世界网络,更重要的是能让工业为自身和别的行业带来原先所不具备的丰富应用,让产品设计、营销、制造、售后服务等环节智能化、实时性提升,实现各价值链流程重构。应用成为智能化时代用户关心的重点,笔者在大赛现场也发现了植物工厂、智能路灯、智能喷灌、智能家居、智能温室大棚等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后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虽然这些应用只是一些初步的智能化应用,但这股力量正在形成,作为未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主要参与者,高校学生以自己创意形成的有限创新,在逐渐推动无限空间的形成。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50万,中国经济面临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现实使得就业岗位增速慢于新毕业人数增速。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很多高校学生专业相关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没办法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中国制造2025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上升到战略高度,各类新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愈来愈普遍,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自动化、机电等专业将慢慢的变多地和通信、软件等跨学科融合,市场快速的变化与高校人才教育培训之间產生鸿沟。
产学合作无疑是破解就业难题的重要手段,但成功的产学合作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和一蹴而就,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为解决人才供求矛盾的有效方式。
作为长期奋斗在市场一线的大规模的公司,台达深谙自动化市场风云变幻和未来趋势,熟悉该领域人才技能的需求。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已进行两届,每届均有不同侧重点和合作模式,在笔者看来,市场导向是其对大赛策划的重要策略。大赛的赛程设置、评分规则、产品供应、技术上的支持等,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从业人员技能的需求,通过大赛将这种需求传导至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未来的人才必须学有专精、有更大的创新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台达藉由与高校共同举办各种产学合作,包括共建自动化实验室、组织教材开发……等等,培养满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时代需要的高端自动化人才。通过大赛,也为同学们提供实践机会,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校创造教学相长的最佳平台。”能够准确的看出,郑先生的话也印证了以市场导向的产学合作模式探索。
最后,再提个小小建议:本次大赛中评价标准更多从技术角度进行判定,个人感觉是不是能够增加商业方面的评价标准和专家,从参赛项目的未来商业经济价值做评估,对于具备较好商业潜力的团队可直接来投资孵化,实现创意向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