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阳光·低碳社区”为题 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规划设计竞赛全球征集作品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日电(张星儿)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贡献建筑智慧,3月31日,以“阳光·低碳社区”为赛题的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规划设计竞赛举办线上启动会,向全球征集优秀作品。本届赛题首次采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方式,不仅在西藏设置了可实地建设的赛题供大众观摩、体验,还设置了概念设计的赛题,探寻更加理想与超前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理念,将科学技术与理论实践相结合,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让科技走进生活惠及民生。

  竞赛启动会邀请了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理事长谭天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仲继寿,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等嘉宾及竞赛评委专家做客直播间。短短一小时的线上直播引起了海内外网友的强烈关注,与会嘉宾及专家与有意参赛团队围绕着本届赛事及主题热烈互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提出2030年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两个战略目标,建筑领域是“关键的一环”。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利用转型,积极推动低碳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将低碳、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社区建设已势在必行。本次竞赛以“阳光·低碳社区”为题,分别设置实地建设项目和概念设计项目,契合国家政策,紧扣时代主题。如何在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指引下,设计出“零碳社区”、“低碳社区”,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社区中与单一建筑实现多能互补,需要参赛者们进行深度思考。

  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表示,今年的竞赛主题“阳光·低碳社区”非常有意义,地球暖化带来的环境冲击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一定要立即采取行动,预防更多气候灾难的发生,其中减碳就是一大关键。推广绿色建筑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大量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气候变迁的灾害发生,这也跟我们的长期努力不谋而合。台达从自身做起,至今已在全球打造或捐建了27栋绿建筑,还有两间绿色数据中心,这些绿建筑的节能绩效从最早的30%一路提升,有的已经接近“净零耗能”(net zero energy building)。另外,也希望藉由比赛来鼓励参赛团队,把低碳、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社区建设中。同时,今年也是台达成立50周年,我们期许同仁在开发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为气候减缓及调适尽一份力。

  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仲继寿指出,在我国提出的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后,所有的领域,包括高校、建筑行业都需要为之去努力。本次竞赛主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城市和乡村寻找建设“低碳社区”的路径,两个赛题分别选择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西藏,另一个赛题选择了一个城市。竞赛首次增加概念社区的赛题,为未来的低碳社区描绘更多的技术路线和实施场景,引导行业建设更多的低碳社区,为尽早达到碳排放目标贡献一份力量。而概念设计中的城市又具有多样性,会吸引更加多的国际参赛者共同创作,相信这届竞赛一定会呈现更精彩的作品。

  竞赛主办单位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理事长谭天伟代表竞赛组委会致答谢辞,他指出,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成本的迅速下降,替代能源和节能在交通、建筑和工业等领域的深入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在持续扩大。近年来,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中国可再生能产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速度和巨大成就。作为竞赛的主办方,当看到竞赛的规模、作品的水准、行业的影响力都在逐年上升,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引领着中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潮流,感到很欣慰:竞赛开展十六年来,竞赛秉承的初心始终未变,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的热点为题,推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建筑、生活中的应用;竞赛成为全世界的品牌竞赛活动,平台效应一天比一天突出,影响区域愈加广泛;竞赛注重竞赛成果的落地,截至目前,共有5个竞赛项目落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对各界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期待更多的人关注竞赛、参与竞赛,共同传播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磊介绍说,大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中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台达集团独家冠名赞助。作为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题的品牌赛事——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规划设计竞赛开始于2006年,至今已连续组织了9届,先后有全球8700个团队参赛,提交了1724项有效作品,赛题覆盖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城市住宅,既有建筑改造、阳光小学、适老建筑、幼儿园等多种类型。本届竞赛将以低碳社区为题,面向全球征集作品。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太阳建筑技术研究所所长鞠晓磊介绍了本届赛题的设置情况。本次竞赛设置可实地建设项目——西藏班戈县青龙乡东嘎村低碳社区,还增设了以“零碳社区”为主题的概念设计竞赛题目,在不限地域、气候、地形的条件下,打造满足人类工作生活需求的虚拟社区,推动清洁能源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本届竞赛3月30日开放注册,7月30日截止注册,9月15日截止收件,更多信息请关注竞赛官网(或竞赛公众号(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启动会还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浩等202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评审专家对2020竞赛获奖作品进行点评回顾,并对新一届竞赛以及竞赛参与者发表了寄语。在竞赛组织方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冯雅提出,竞赛连续组织多届,慢慢的变成了优秀的建筑规划设计竞赛活动,并应从始至终坚持竞赛方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中国不同地域特点,加强太阳能建筑与主被动太阳能建筑的结合与实践的理念。对于竞赛作品质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峰教授提出,2020年参赛者在建筑本体设计当中,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被动式建筑的特点。在参赛者对题目的理解中,尊重了当地环境和历史因素,结合当地特色,注重创新,并考虑了幼儿园的特点,作品可实施性高。华东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认为,2020年的竞赛作品在表达、理解都比往年有所提高,并建议组委会多进行实地建设项目的调研活动,并与当时设计理念表达进行比较。

  同时,组委会还邀请202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的获奖团队,讲述在参与竞赛时的创作思路和合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并预祝新一届竞赛成功举办。(完)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