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的轰鸣仍在继续当年的奇迹如今叫作科技!

2024-05-23 直流伺服电机

  不管是大街小巷的汽车,还是办公家用的电器,这些早已融入工作生活的日常科技,似乎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一百多年前,它们作为最新科技,见证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让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变了世界的样貌,推动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发明了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现在通过便携式应急电源,人类能完成手摇发电。早在1832年,法国工程师伊波利特·皮克西就想到了这点,他利用永磁体发明了可以简单工作的手摇式发电机。手摇发电只是权宜之计,发电得靠自我激励。到了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上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发电机开始得到应用。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大功率直流电动机,电动机从此开始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直流电动机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更完善的新式电动机出现在1888年。这一年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特征是电力的大规模使用,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全新动力。从此电力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装备轻便动力、自行推进的汽车,在发明之初并非是这个样子的,汽车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虽然蒸汽机已能为汽车提供动力,但人们仍在寻找更加轻便的动力装置。1876年,德国人奥托设计并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火花点火式四冲程内燃机,内燃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到了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第一台单缸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内燃机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场革命。

  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第一台用内燃机驱动的新型交通工具——汽车。这是一辆三轮汽车,但它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等。这辆三轮汽车的出现带来了观念的变化,即自动化的实现和内燃机的使用。

  因为本茨的三轮汽车能自己行走,所以人们用希腊语中Auto和拉丁语中的Mobile构成复合词来解释这种类型的车,这就是Automobile一词的由来。这辆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雏形。而世界上最早的四轮汽油汽车,则是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在1886年发明的“戴姆勒1号”。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建出电力、石油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并又对冶金、机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做改造,快速推动工业化进程,完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工业文明的确立,带动了全世界工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近代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近代工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把我国推进了近代社会的大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发展虽然几经挫折,但是从1949年到1994年的45年间,工业产值增长了412倍,平均年增13.4%,上涨的速度之快,居世界首位。

  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部门残缺不全。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这样的一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工业部门慢慢地增加,一些新的工业部门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填补了中国工业的许多空缺,如航天工业、汽车制造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等。现在,中国工业不仅仅可以生产慢慢的变多的日用消费品,不断满足城乡人民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且能生产慢慢的变多的生产资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且许多工业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

  2017年我国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79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制造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的中流砥柱。2017年我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制造业为242707亿元,占比达到了29.34%,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维系着我们国家发展的命脉产业。

  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和深入,我国制造业将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将告别重化工工业为特征的国民经济结构,向高端、节能、环保、高科技方向迈进,从而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向着世界领先水平不断迈进。

  第二次工业革命虽已远去,但在工作生活中依然遗留着当年的痕迹。大到汽车飞机,小到电器电力,时至今日我们仍就享受着一百多年前留下的成果。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世界日新月异。对于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我们该心怀感激;对于前人所做出的贡献,我们该心存敬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