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赛智能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9-08 应用案例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门干智能装备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基本的产品为伺服系统、步进系统、控制技术类产品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3C电子、半导体、物流AGV、特种机床、工业机器人、包装等行业,始终聚焦客户的TVO/TCO,为全球智能装备行业客户提供稳定可靠、高的附加价值的运动控制核心部件及系统级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努力成长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1)伺服系统类:交流伺服驱动器、交流伺服电机、低压伺服驱动器、低压伺服电机、一体式伺服电机等。

  (2)步进系统类:开环步进驱动器、开环步进电机、闭环步进驱动器、闭环步进电机、一体式步进电机等。

  (3)控制技术类: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卡、PLC、远程IO模块、人机界面、机器视觉等。

  公司产品以适用面广泛的通用型系列新产品为主,极少数情况下也为大行业和大客户提供针对性定制产品。公司产品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领域的各种精密设备,例如光伏设备、锂电设备、3C制造设备、半导体设备、物流设备、特种机床、工业机器人、包装设备、医疗设施等。

  公司产品研发在IPD的集成开发模式基础上,创新性的拓展为IPDPI闭环管理研发创新流程:即根据宏观行业分析、公司战略规划、客户关键需求分析、技术发展分析和竞争策略分析,引导公司做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

  公司物料采购采取市场需求驱动的物料需求计划(MRP)采购模式,将实际的客户订单与客户的真实需求预测相结合为基础,制定滚动的生产计划,据此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经审批通过后执行。

  公司建立了跨部门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小组、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和物料采购管理流程及相关配套制度,与供应商持续保持质量监控和质量改善的交流互动,定期对供应商做评估,淘汰不合格供应商的同时引进新的有竞争实力的供应商。通过流程与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规范管理,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放心可靠,共同促进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的稳定上升。

  公司生产模式采取外协生产和自主生产相结合方式,公司产品由半成品组件和结构组件组合而成,PCBA半成品加工属于投入较大的非核心生产工序,主要是采用外协生产完成;自主生产则是完成半成品组装、软件烧录、测试和检验等核心工序,以此严控产品质量。

  公司的生产策略采用备货式生产和订单式生产相结合模式,即标准品备适量安全库存数+滚动批量生产,非标定制品按订单生产,并充分兼顾生产计划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公司生产严格遵循提出计划、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

  公司逐步推进“行业开拓,区域服务,产品协同”的营销模式,携手各类合作伙伴,成就客户并推动下游产业运动控制管理系统升级;针对战略性的细分行业,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构建“行业深耕细分工艺、区域有效复制、产品协同互锁”的有机组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及时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以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共同协助提升大行业大客户设备控制水平和实现进口替代。公司坚持“深挖传统优势行业,开拓战略新兴行业”的市场经营销售的策略,通过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打造行业“重装旅”,深入洞察新老客户的真实需求,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客户开发及订单获取情况良好,为公司不一样产品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推进公司业务稳步发展。

  2023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公司所处的OEM自动化行业需求略为不足,据睿工业数据2023年上半年OEM自动化市场同比下降8.6%;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战略、组织、营销模式变革进入了艰难的攻坚阶段,公司也为平稳过渡和改革顺利推进承担了一些额外的成本,因此导致公司业绩稍不及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上升5.83%,其中交流伺服系统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超过4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7,54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97%;2022年公司推行了上市后第一轮股权激励计划,对变革期稳定人心和未来长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短期内也增加一些股份支付成本;若剔除股份支付的因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9,827.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65%。

  (1)伺服系统:公司持续加大在交流伺服领域的研发投入,驱动器、电机、编码器等产品技术突飞猛进;交流伺服L7通用型系列、L8高端型以及直线伺服系列,性能总体达到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水平,获得众多市场客户青睐和大量进口品牌替代的机会,并在光伏、半导体、特种机床、机器人等行业取得较快的增长;公司交流伺服系统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超过48.41%,交流伺服、直驱伺服、低压伺服等伺服系统出售的收益24,619.94万元,同比增长35.13%。

  (2)步进系统:公司研发了许多高端的步进产品技术,例如多总线、多合一、多认证、高精度步进、五相步进等,但受限于原销售模式的影响及新产品推广较慢,报告期内步进系统出售的收益34,036.81万元,同比仅增长1%。

  (3)控制技术:公司持续加大对控制技术类产品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小型、中型、大型PLC和远程IO模块等产品系列,近两年推出的大中小型运动控制PLC市场不断取得突破,实现数万台以上销售;但受3C、基础电子等行业需求下滑影响及内部重视程度的影响,运动控制卡出售的收益出现一定下降,报告期内控制技术类业务出售的收益8,587.70万元,同比减少18.49%。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内部转型升级压力,公司依照“稳中求进”的方针,积极推动由“直销为主、分销为辅”向“渠道为主、互补共赢”的营销模式变革和由“职能型管理体系”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五化管理体系”升级;目前公司积极地推进的模式变革及体系升级工作已初见成效,将逐步提升公司管理和运营效率,铺垫了公司业务未来的快速成长。

  (1)积极推动由“直销为主、分销为辅”向“渠道为主、互补共赢”的营销模式转型升级

  公司在近千亿的可达市场空间中,受制于传统直销模式的人员力量不足,所占市场占有率很小;公司通过积极推动由“直销为主、分销为辅”向“渠道为主、互补共赢”的营销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吸引了近百家优秀的外资品牌合作伙伴加盟,有望带来销售服务人员的数倍增加,共同开拓服务各行各业的数万家设备客户,带来增量业务和潜力业务,铺垫公司未来业务的快速成长。

  (2)深耕细分行业工艺,提供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TVO或TCO

  公司通过行业线、区域线、产品线的三线协同互锁,实现从价格战突围升级到总价值TVO/总成本TCO的价值战;行业线聚焦战略性行业,引进行业优秀的明白人或行业资深专家,深入调研产业链趋势和行业痛点,将运动控制技术与行业典型场景深层次地融合,携手各方打造出细分机型解决方案和样板示范客户;区域线在客户密集区域设立代表处,对内代表客户反馈市场之间的竞争需求、对外代表公司推动渠道合作并快速复制成功案例;产品线协同行业线深度互锁,共同帮助大行业大客户提升设备控制水平和实现进口替代,并协助区域线推广新产品了解新技术攻破新客户。

  公司产品开发遵循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广泛开放合作的原则,从始至终坚持以市场、竞争、技术的“三轮”驱动,构建出平台化、系统化、层次化、归一化、模块化的“五化”产品体系,在研发设计中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持续打造精品和爆品,为广大新老客户和渠道伙伴创造价值。

  公司抓住产业机遇,一方面一直在优化成熟产品,提升品质和价格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持续对标国际先进,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发展中高端产品,从而获得产品技术和市场的一马当先的优势,实现上顶下沉。

  报告期研发投入9,868.54万元,占公司出售的收益的占比为13.87%,同比增长38.44%。

  (4)实施股权激励,稳定人才队伍、激发活力,为公司和投资者带来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了稳步推进公司战略变革与管理升级,为公司及投资者带来可持续发展动力,公司依据“共识、共担、共创、共享”理念,2022年公司实施上市之后的第一轮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企业内部300名以上的奋斗者;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公司稳步推进战略变革与管理升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也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凝聚了大量人才和人心,短期内也增加一些股份支付成本。

  公司通过建立“模式化+流程化+模板化+制度化+信息化”的五化管理体系,激活内部动力机制,实现对各级主管充分授权,以此来降低管理复杂性和经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最终实现公司规模化发展和“客户更满意、运营更高效”的目标。

  在全球能源变革及智能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机器换人、国产替代进口、战略新兴行业需求的趋势不变,工业自动化行业依旧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随国家鼓励实体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落地,预计2023年下半年OEM自动化行业将会出现一定的复苏。为此,公司将长时间坚持“成就客户、共创共赢”的经营理念,持续对标全球最优秀同行,以先进的运动控制产品技术和贴身的顾问式服务开展进口替代,以“渠道为主+互补共赢”的营销模式展开大行业营销,引进优秀合作伙伴互补共赢,深耕细分行业工艺及终端大客户、打造TOP客户样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营销;公司将持续强化伺服、PLC等系列新产品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做强“平台型”管理体系,协同产业生态圈搭建,稳步推进“第三次创业”新篇章。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运动控制行业26年,坚持运动控制智能装备主赛道,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已拥有控制管理系统、步进系统、伺服系统等产品系列,形成了众多细致划分领域的产品体系,覆盖了运动控制行业的主要市场,是行业内拥有完整运动控制产品线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市场、竞争、技术的“三轮”驱动,构建出平台化、系统化、层次化、归一化、模块化的“五化”产品体系,持续打造精品和爆品,为广大新老客户和渠道伙伴创造价值。公司紧抓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差异,实现核心技术与不一样的产品的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一体化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降低客户的综合成本,提升客户满意程度,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自主研发拥有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客户覆盖,客户认可强化公司深入洞察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打造长期竞争力。

  公司坚持“深挖传统优势行业,开拓战略新兴行业”的市场经营销售的策略,通过营销变革打造行业“重装旅”,深入洞察新老客户的真实需求,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客户开发及订单获取情况良好,以光伏、锂电、半导体为代表的细分行业领域布局横向拓展及纵向延伸,全面拓宽公司产品矩阵,为公司不一样产品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推进公司业务稳步发展,市场订单蓄力增厚业绩,实现业务运营良性循环。

  公司采取行业营销、区域管理、产品支持的销售模式,建立了“行业线+区域线+产品线”三线协同的销售体系,通过技术、品牌及渠道多维度赋能,携手合作伙伴帮助客户推进纵向缩短管理链条,横向快速整合资源。通过三线协同拓展精准服务的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强化“行业聚焦战略、区域有效复制、产品协同互锁”的有机组合,深受客户认可,形成自身品牌优势,同时也取得较高的行业市场占有率。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批建设智能装备运动控制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拥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发平台,凭借完善的设计、研发体系,在行业中具备一马当先的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依托前瞻性的布局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拥有以李卫平博士为核心的高素质研发技术团队,小组成员经验比较丰富、技术水平过硬,持续研发创新力强。可针对公司运动控制管理系统未来网络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研究开发高速度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视觉检测控制技术等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技术储备,提升产品竞争水平。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始终专注于为下游设备制造商提供适合其需求的、高的附加价值的运动控制产品,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建立了综合性的研发平台优势,在控制管理系统、伺服系统、步进系统等细致划分领域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数百项知识产权积累。

  公司不忘承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积极赋能职业教育,持续3年为国内多所职业院校提供教学设备和派驻企业专家讲师进行授课;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保持和国内重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举办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以保障前沿技术探索及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35件,软件著作权180项,国外有效专利7件。

  公司秉承“客户就是上帝、铸造精品、全员参与、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建立了从供应商到计算机显示终端、从产品预研到销售售后,从产品技术到后勤支持,全员参与的大质量管理体系,在流程体系上确保质量活动融入到市场、研发、供应链和技术服务等各业务领域,实现了全流程端到端贯通。在公司各业务领域、各产品线建立一支专业的质量工程师队伍,负责产品全过程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同时带动业务人员,利用内部评审和专项审计、根因分析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全员开展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工作。全面有效执行相关流程,把质量组织和管理延伸到市场前端、经销商与用户,加强产品前端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在源头上得到保证。

  公司持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及法规进行产品研制、生产,全线产品通过了CE等认证,同时对于UL、RoHS等国际相关认证,公司已完成部分产品成功导入,以满足更多国家地区法律和法规要求,为公司产品进入全球主要出口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致力于向全球客户和伙伴提供精准控制,稳定可靠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高通胀压力下美欧央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欧美大型银行破产,金融风险存在外溢可能,地理政治学冲突和自然灾害等非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持续造成冲击,2023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压力不减;我们国家的经济尚在恢复,产业体系升级不确定性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跟踪宏观经济政策,顺应市场规律,持续关注市场环境走势并开展前瞻性研究,建立动态市场响应机制,逐步加强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与合作伙伴共建共创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以应对不确定性,推动公司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公司所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研发技术能力和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公司的研发立项均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和市场需求预测的判断,具有周期长、环节多、风险高的特点,容易受到某些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研发项目很可能没办法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进而可能引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应对措施:研发风险管理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贯彻产品研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好研发风险管理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为做好加大技术预研投入,做好技术储备,缩短产品研制与测试时间;对标全球最优,做好市场前端调研,加强与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等价值链相关方的沟通,切实保证公司产品实现用户需求;加强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借助高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快速推进自身产品的研发周期。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中国工业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准不断提升,国内运动控制商品市场的需求保持迅速增加,国内外厂商竞相进入。公司凭借差异化的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本土化服务、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占据了一定市场占有率,但目前居于高端市场的外资品牌在逐步扩大产品系列,内资品牌也在全面拓展中高端商品市场,市场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存在因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引致的经营业绩下降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重视与切入市场局势中新的机会点,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经营管理上的水准,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存在竞争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在深耕的城市和区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广域度,增强市场影响力,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优异的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以充分的发挥在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品牌、质量等方面优势,将内生价值嵌入到客户体验中,为其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坚信人才是战略落地与执行的核心驱动力,优质的管理团队及关键岗位人才是保持和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格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业务发展及转型的诉求等,公司在人才结构优化、人才建设等方面也面临压力和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重视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战略影响,不断夯实健全人才队伍,聚焦创新业务、业务转型,强化创新与价值创造。通过完善公司与人才共创共赢的人才发展机制,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及重视人才教育培训,持续优化公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与保障。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和业务领域逐步扩大,公司的业务整合及管控面临较大挑战,有几率存在一定的管控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逐渐完备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法律和法规加强公司规范运作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保证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管理等各环节的合规、高效运转,提升公司管理执行力。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