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电源设计新选择茂睿芯发布先进隔离驱动解决方案

2024-04-11 www.bob.com

  对于快充电源而言,通常用独立初级控制器搭配次级同步整流控制器,次级同步整流控制器自动检验测试初级开关管的开关,自动控制同步整流管的开关。而更大功率电源其内部的LLC控制器,会由初级LLC控制器输出同步整流信号,无需次级同步整流控制器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我们都知道开关电源内部是初次级隔离的,输出电压通过光耦来反馈。对于大功率开关电源来说,为降低初级的损耗,会把控制器放在次级,由辅助电源进行供电。这样一来,就需要一颗隔离驱动器,将控制器输出的驱动信号隔离放大,用来驱动初级MOS管。

  通常我们所熟知的隔离器件是光耦,光耦确实能够更好的起到隔离通信的作用,但是光耦内部没有驱动器,需要外置的独立驱动器,用起来挺麻烦。针对这一痛点,茂睿芯推出了一系列高可靠性隔离栅极驱动器芯片,可助力厂商实现高效且精简的隔离驱动电路设计。

  充电头网总结了茂睿芯推出的两款隔离驱动芯片,并将其封装特点以及具体型号汇成下表所示。

  MD18011X系列是一款光耦兼容的单通道隔离型栅极驱动器,具有4A拉电流和7A灌电流能力,输入引脚耐压-16V,大多数都用在驱动 MOSFET、IGBT 和 SiC MOSFET。其采用了自主开发的磁隔离技术,绝缘耐压等级高达5700VRMS,能有效提高设备可靠性及常规使用的寿命,应对强电对信号的干扰时也能有很大效果预防对信号链的干扰,从而让系统稳定运行。

  相比于传统的光耦型栅极驱动器,MD18011X具有工作寿命更加长,CMTI≥200kV/us以上,耐负压能力更高,UVLO恢复更快,脉冲宽度失真更小等优点。

  MD18011X系列采用SOW-6封装,并具有8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电源、光伏逆变器、伺服、变频器等系统之中。

  MD18023X系列作为一款双通道隔离型栅极驱动器,具有4A拉电流和7A灌电流能力来驱动MOSFET、IGBT和SiC MOSFET。该器件可配置为两个低侧驱动器、两个高侧驱动器和一个半桥驱动器。输入端通过5.7kVRMS的隔离障壁与输出端隔离,具有最小200-V/ns的共模瞬变抗扰度。

  输入侧所有端口均可耐受-10V至30V的直流电压,从而增加了对长传输路径上寄生电感引起的振铃的稳健性。保护功能包括可编程的死区设置(DT PIN)、DIS功能以关闭两通道输出和所有供电的欠压锁定(UVLO)。

  MD18023系列通过了多项安全相关认证,提供SOP-16、SOP-16宽体两种封装,可应用于隔离式交流-直流和直流-直流电源、服务器、工业基础设施、混动车和电动车充电器等领域之中。

  茂睿芯MD18011X和MD18023X芯片均是隔离型栅极驱动器,适用于驱动MOSFET、IGBT和SiC MOSFET。MD18011X特点包括4A拉电流和7A灌电流能力,输入侧-16V耐压,5700VRMS磁隔离技术,长工作寿命,高CMTI值(≥200kV/us),更强的耐负压能力,快速UVLO恢复,和较小脉冲宽度失线mm以上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适于工业电源、光伏逆变器等应用。

  MD18023X提供4A拉电流和7A灌电流能力,可配置为两个低侧或高侧驱动器,或一个半桥驱动器,具有5.7kVRMS隔离壁,最小200-V/ns共模瞬变抗扰度。输入范围-10V至30V直流电压,增强对振铃的稳健性,并有可编程的死区设置、禁用功能和UVLO保护。通过安全认证,提供SOP-16和SOW-16封装,适合隔离式AC-DC和DC-DC电源、服务器等应用。

  两款芯片优点是高效驱动能力、强大的隔离性能、稳健的输入电压处理、多样的配置选项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范围,很适合要求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