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跌出中国财富榜前三按套内面积交易或落空 财经日日评

2024-06-15 技术知识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联储公布3月利率决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为该行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此外,委员会预计在未来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开始减少其持有的国债、机构债务以及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即“缩表”。

  美联储预计,2022年联邦基金利率中值1.9%,较12月上升100个基点,即年内共计加息7次。鉴于通胀压力和乌克兰局势等的不确定性挑战,美联储将今年美国GDP增速预测大幅下调至2.8%,预计2022年PCE通胀率为4.2%,较12月上修1.7个百分点。(第一财经)

  |点评| 美联储上调25个基点的基准利率,可以说全部符合了此前的市场预期。这也被市场认为是“利空出尽”的表现,欧美股市全面反弹上涨,周四A股也跟着出现了普涨行情。

  不过,会议声明也出现了有必要注意一下的表述,如提及了俄乌冲突,认为将加剧通胀压力,还首次提出“更广泛的物价压力”,这些都进一步表明美联储对通胀的担忧加剧。本次会议表示最快5月宣布缩表计划,速度明显加快,后续流动性的整体收缩,或许会影响到资本市场。

  3月17日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这是《住宅项目规范》第三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2月18日,《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公布后,其中第2.4.6条“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受到广泛关注。2019年9月10日,第二次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已不见“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的字样。而此次发布的关于《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未再提及“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综合北京青年报)

  |点评| 今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再次提议“取消公摊面积”,引发社会热议。但从现在已起草完成的《住宅项目规范》看,并未提及按套内面积进行交易。这可能意味着,取消公摊面积暂时没戏了。

  不过,取消公摊面积,或者说按套内面积交易,光靠这么一个规范性文件是不够的。实际上,现在所说的“以套内面积交易”,并非大家理解的那样,绝对没公摊面积,而是把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套内面积当中。那么,怎么明确公摊面积,又怎么折入套内面积呢?还有,这样做就一定比现在的算法更准确更公平吗?所以,更重要的是明确公摊面积分配的算法,明晰具体相关规定和细化标准,不让购房者花冤枉钱,否则就算加了这句话,意义也不大。

  3月1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全球富豪榜》。共有来自69个国家2558家公司的3381位十亿美元企业家上榜。中国十亿美元企业家人数蝉联世界第一,超过了排在其后的三个国家的总和。50岁的埃隆·马斯克以1.29万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年变成全球首富。

  具体到中国来看,前三分别是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字节跳动董事长张一鸣、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去年第二的马化腾,财富减少了1500亿元,以3300亿元位列中国第四。去年第四的马云,财富减少了1000多亿,以2350亿元位列中国第五。2015年以来,“二马”第一次都跌出中国财富榜的前三名。(澎湃新闻)

  |点评| “二马”的财富掉出前三,除了跟近两年对互联网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导致行业洗牌有关,也跟紧随而来的长期资金市场科技类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金额超跌有关。这两年,阿里、腾讯纷纷从前期高点一路下跌,市值一再缩水,导致作为创始人的马云和马化腾,其个人财富也跟着缩水。而钟睒睒一手卖“水”一手卖“药”,最日常的生活消费品与具有科技含量的生物制药,将其送上首富宝座。

  只不过,这两位IT大佬恐怕眼下也不会乐意坐上首富的位子。毕竟,如今网络上弥漫着一股仇富情绪,让人深感不安。这种非理性的情绪,以及不尊重企业家贡献的氛围是怎么形成的,值得深思。

  3月17日消息,从去年底至今,阿里的部分事业群持续进行人员缩减,近期一些事业部更是接到集团分配的裁员指令,裁员将按比例执行。

  据悉,人员规模变动最大的是生活服务板块,包括饿了么和口碑等本地生活业务以及飞猪事业部。其次,盒马、淘菜菜也有特殊的比例的人员优化。高德也在年前年后进行了部分人员优化,但比例不高。不过,淘系电商并未波及,其运营、研发等岗位还在招聘中;此外,阿里云、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冻结。(财联社)

  |点评| 可见,阿里正在经历一轮业务重整优化。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科技股市值大幅缩水,阿里巴巴的股价自高点319美元跌落至如今的73美元,令人唏嘘。而这也不免波及公司层面的正常运营。面临艰难处境,公司要么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要么选择精简人员,优化业务结构。阿里选择了后者。

  此次阿里裁员的重灾区是生活服务、盒马及淘菜菜等部门,都是阿里此前投入重金的业务部门,而如今却只产生微弱的效益,甚至会出现亏损。期待阿里通过此次的业务重整,可以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月16日晚A股收市后不久,泰禾集团突发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据有关知情的人偷偷表示,黄其森协助调查的事项,并非泰禾自身,而是因其他事牵涉其中。

  泰禾集团公告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公司也了解到,黄其森近期能够最终靠适当的方式参与公司运营决策。目前,该公司联席总裁葛勇和联席总裁王景岗正常主持公司各项生产经营工作。葛勇公开回应此事称:“事情确实比较突然。但作为上市公司,已经有制度安排,有信心应对危机。”(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

  |点评| 屋漏偏逢连夜雨,泰禾真的是命途多舛。就在前几天,泰禾还否认“破产”传闻,并称大多数项目已经复工。公司的股价也一度跟随大盘上涨。但从目前情况看,泰禾给人的感觉还是“一地鸡毛”。但愿董事长被带走这件事,不会给泰禾复工复产和债务重组等工作添堵,否则烂尾楼业主们真要欲哭无泪了。

  这几年,泰禾一直被业主控诉,非法挪用监管资金,导致大量楼盘烂尾。泰禾事件,对其他房企也有警示作用。只有守住“保交楼”底线,才谈得上履行商业责任,也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

  3月16日消息,A股市场迎来大涨,多家基金公司频频发声,纷纷开启自购动作。比如3月17日公告将再自购1.5亿元的睿远基金,在过去的20多个交易日中,已经自购旗下基金不低于1.3亿元。易方达基金继2月份自购约2500万元旗下产品后,又于近日自购其新发行基金约3300万元。

  明星基金经理方面,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嘉实基金姚志鹏等,近期也都有超百万的自购。兴证全球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也表示,今年没有赎回动作,一直在申购。(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 今年以来股市持续萎靡,超9成以上的基金产品均出现浮亏,基金发行上也是接连失败,市场投资情绪整体低迷。这样一个时间段基金公司频频官宣自购,一来能加强投资者的信心,扩大其基金份额;二来还可以维系基金公司的整体运营,盘活公司资金,防止规模较小的基金产品被清退等。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市场处于深度回调或基金产品表现不佳的时候,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们才会通过购买自家产品的方式来给投资者们增加信心,这也是基金公司的常见经营策略。

  3月17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降低市场资金成本,中国结算配合正在推进的货银对付(DVP)改革,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

  同时,为支持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经济加快恢复发展,中国结算自2022年4月起减免两网及退市公司股份证券登记费、B股及债券非交易过户费、封闭式基金分红派息手续费等部分登记结算费用,并免收注册地在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深圳市等地区的发行人2022年登记结算费用。(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 这是继2019年年底以来,中国股票结算备付金收取比例的第二次下调。自今年1月开始,中国证监会真正开始启动了货银对付(DVP)改革,此次改革是用于保障证券交易达成后钱券可以足额交收,从制度上增强了结算体系的安全性,进而吸引更加多境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降低结算备付金最低缴纳比例,更有助于减少全市场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今年以来,国内长期资金市场持续下跌,近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从政策层面给A股吃了一颗“定心丸”。而此次中国结算为长期资金市场降低费用,直接利好中国的证券行业。

  3月17日,两市高开高走,早盘沪指涨超2%,创指涨超4%,半导体、光刻胶概念股掀涨停潮,餐饮、白酒等大消费板块走强。午后指数高位盘整,涨幅略有收窄,成交额放量突破1.2万亿,券商股异动拉升,医药股午后掀涨停潮,新冠药物、中药、CRO等各分支均大幅走强。

  |点评| 美联储加息落地,美股隔夜市场一致认为“利空出尽”,出现大幅反弹,传导至A股延续普涨行情。不过仍要注意到指数涨幅缩窄,说明当前的行情可能属于市场情绪的反弹,而不是市场情绪的全面修复,普涨的行情下仍隐藏了一些看空市场的情绪。

  不过对于看好A股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是基于对价值投资的认知,其实无关信心,这两天股价的超跌反弹,也说明偏离的价格终将会回归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欧盟一意孤行,对中国征收25%关税,不到24小时,中方回应5句线岁孕妻全程垮着脸,知情人:孩子不是大爷的

  大手笔!央企又拿核心宅地,海口这一片区城市更新,线亿!中建智地+朝开+江苏绿建摘北京首宗多业态地块

  王小川张鹏李大海杨植麟回应大模型的一切:AGI、价格战、开源和Scaling Law

  全球第一!OPPO Find X7 Ultra DXO电池成绩160分:充电5分钟续航10小时

  红米K70 Ultra和一加Ace3 Pro:均再次被确认,谁会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