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已就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宏观环境风险及其他重大风险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与揭示,敬请查阅。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5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2023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58,872,596.72元,占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86%;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
公司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产品品种类型丰富,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和控制管理系统等。产品应用广泛,在重工、轻工、高端装备等行业均拥有成熟的应用案例,以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数智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同时,公司紧跟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向机器人、新能源、医疗等新兴领域延伸,研制了空心杯电机、无框电机、光伏储能逆变器、手术动力系统等产品,为高景气度行业深度赋能。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精准把握行业动向,同时不停地改进革新、精益求精。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民营科技公司,2022年荣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AAA),获评2022年度运动控制领域用户满意品牌、2022年度金信披奖、2022年度金牛科创奖、2023年上市公司卓越投关建设奖、2023年公司获评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苏州非公有制企业创新100强、2023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等荣誉。
公司的产品品种类型丰富,包括0.4kW至5,600kW的变频器、100W至200kW的伺服系统、控制管理系统包含运动控制器及PLC等。
公司研制生产的变频器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和行业专机,其中,通用变频器主要包含AC830、AC810、AC800、AC500、AC330、AC320、AC310、AC300、AC200、AC70、AC12、AC10、AC01、V680、ACH200等系列,电压等级涵盖220V至10,000V交流电,功率范围涵盖0.4kW至5,600kW;变频器行业专机包括施工升降机一体机、塔机一体机、矿用隔爆变频器机芯、空压机一体化驱动器、光伏扬水逆变器、碳化硅专用驱动器、暖通专用变频柜等。
变频器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光伏、矿用设备、暖通空调、物流仓储、船舶海工、港口起重等多个国民经济行业。
伺服系统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设备、印刷包装设备、木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器人/机械手、电子设备、光伏锂电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等。
公司研制生产的控制管理系统产品主要包含PLC、运动控制器和远程IO模块产品,其中,PLC产品主要为VC5、VC3、VC1小型PLC系列,以及VH600系列中型PLC产品。远程IO产品为VM系列远程IO模块。
控制系统产品主要和伺服系统、变频器产品形成行业综合解决方案,主要运用于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设备、印刷包装设备、木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器人/机械手、电子设备、光伏锂电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等。
公司主要是做变频器、伺服及控制管理系统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为制造业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及其下游制造工厂提供工控产品实现收入及盈利。公司的总体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公司采购部门为采购执行和供应商管理两部分。采购执行负责以销售预测和客户订单为基础,制定的物料需求计划和原材料采购的执行。供应商管理负责对公司现在存在供应商的供应安全来维护及完善。
每个产品线均设置有采购代表,采购代表在项目立项后即参与项目的物料选型和供应商选择,在开发阶段采购代表要对所选物料的可采购性组织评审,并在产品发布之前完成新物料导入和新供应商认证工作。供应商管理部定期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绩效考核,并对每个节点输出评审报告,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公司具备完备的生产加工体系和适应业务需求的生产组织方式。公司采用备货生产和订单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少量零部件的非核心加工工序采用外协加工辅助。
公司产品硬件部分由众多原材料、零部件加工而成,涉及多道不同工序,公司自原材料采购后主要生产工序涉及的PCBA生产、钣金生产、整机装配、软件烧录、老化测试等环节均自主生产加工。
从生产组织方式来看,公司对销量较大的常售型号产品采用备货式生产来应对客户普遍较短的供货期需求,保持常售型号产品的合理库存和周转需求。公司物控部在合理考虑公司产能的基础上,依据公司商务部门提供的有效订单和各种类型的产品销售的淡旺季特点编制生产计划。在生产管理方面,对于常售型号产品,公司结合月度平均销量和库存情况制定排单计划,保持销量较大的产品维持合理库存。
对于各月订单数量不固定或存在一些定制化需求的产品,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在收到客户订单后随即组织生产活动。公司通过协调供应链中心内部,计划物控、采购、生产、物流系统,相互配合,及时地生产并交付出客户所需的各型号产品。因此,公司的生产线能适应下游客户数量众多,订单批次多、批量小的情况。
公司少量零部件及配件的常规加工工序采用外协加工模式,主要外协加工工序为机箱外壳表面喷涂及电镀处理和线材加工等。此类少量非核心加工工序委外加工,可以使公司减少成本投入,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集中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核心工序。公司通过询价和商务谈判确定供应商,委托加工供应商按公司技术方面的要求来件加工,根据加工数量核算加工费。
区域销售侧重于区域客户的开发和维护,主要是通过区域经销商进行销售。公司在国内21个主要城市设立常驻业务和技术服务团队,在海外成立了印度子公司,并拥有苏州、东莞、印度3个仓储中心,截至2023年12月,国内外共有304个经销商。
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属于买断式销售。经销商收到产品确认无质量上的问题后的签收即视为对产品控制权的转移,经销商承担与产品相关的风险和收益,双方定期就产品数量、型号、价格等进行对账确认,经销商对外销售产品的价格由其自主决定,实际售价与采购价之间的差额归经销商所有。除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之外,公司一般不接受客户进行退换货。
行业销售侧重于各行业的客户开发和维护,主要是针对各行业大客户进行直销。进一步探索行业客户的特点与需求,提供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行业销售聚焦于重工、轻工、高端装备、机器人、新能源、医疗等行业。公司建成了辐射全国及海外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为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主要采取月度结算的模式,根据合作客户的不一样的等级,信用期在30至90天。公司主要的结算方式有银行转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及信用证。
面对工业自动化下游应用行业广、地域分散,生产的基本工艺和应用环境差异较大,产品品种类型丰富、需求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公司研发采用矩阵式组织架构和集成产品研究开发流程。具体研发模式分为技术开发、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发三类。
技术开发由研发中心平台部门主导,集中资深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攻关团队对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硬件、结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实时跟踪国内外行业内技术发展动向,通过对前瞻性技术方向做多元化的分析、判断,选择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点进行专项攻关,在技术攻关过程中鼓励攻关人员对基础技术深层次理解和挖掘,突破传统箍束,大胆创新,形成技术储备,输送至产品研究开发团队实现产品化。此外,技术攻关团队承担着对公司目前拥有技术进行分类整合工作,持续完善公司公共技术平台,为产品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的产品研究开发由产品线主导,采用矩阵式管理,整合营销、研发、供应链等资源,打破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孤岛,高效开展产品研制工作。
产品立项阶段产品经理对接市场与客户,研究制定市场及产品竞争策略,同时带领研发人员深入应用场景,了解工艺特点及变化趋势,并将需求分析整理后提交集成开发项目组实施;集成开发经理带领项目组成员进行软件、硬件及结构设计及样机验证,由测试部门进行实验室内部和现场设备严格测试,经评审合格后转小批量试产,工艺开发工程师组织供应链进行新产品试产,一直在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及生产测试设备,最终量产;产品质量工程师进行器件质量认定和失效分析,开发新的质量检验方法和验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公司正是通过研发、供应链和营销各环节的紧密结合和高效运行,打造了高质量的产品。
应用开发以行业为主线,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目标,应用开发工程师深入工业现场了解细分行业设施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将公司产品与行业需求深层次地融合,开发出差异化具有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客户在该细分行业内取得竞争优势。
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里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来加工生产的趋势,工业生产通过自动化能轻松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升质量、减少人力成本、保障安全等目标。
工业自动化的应用核心是各类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基本的产品包括人机界面、控制器、变频器、伺服系统、步进系统、传感器及相关仪器仪表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作为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实现现代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关键,大范围的应用于机床、纺织、风电、起重、塑料、包装、电梯、食品、汽车制造等国民经济领域。
工业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包含的细分产品品种类型繁多,从功能上通常可以划分为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层,主要产品分类如下: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整合机械和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与之相应的工业自动化设备需求也不断增长。当前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正处于变革与创新的关键期,众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塑造着行业发展的新格局。从产品线角度来看,以西门子、ABB、松下电器、安川电机、三菱电机为代表的跨国巨头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完整的产品体系等优势,在工控行业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从而在中高端工控领域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工业自动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起步的,整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行业拐点的到来之际,国产工控品牌的产品线广度不断提升,整体性能逐步接近海外品牌,并且凭借较强的响应的能力和定制化能力,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和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约2,470亿元,同比上升约3.00%。尽管过去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技术革新的冲击给自动化市场带来了挑战,但是,在技术进步和国产替代趋势下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伴随去库存周期进入尾声,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升级诉求逐步释放以及中国制造业“外溢”出海,未来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仍有一定机遇。
近些年,我国政府制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国产品牌凭借快速响应、更优成本、定制化服务等本土化优势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市场份额自2010年的27.00%逐渐增长到2022年的48.00%,国产工控品牌竞争力凸显,国产替代持续加速进行。
在变频器诞生之前,由于无法自由地调节电机转速,传统机械不得不增加大量的辅助配件以满足一定的运动要求,这不仅增加了整体系统的复杂性与成本,还限制了设备的性能和发展空间,因此推出简单而高效的电机调速技术就成为了一项迫切的需求,变频器正是基于这个需求而产生的。此后随着变频器元器件、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性能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电子元器件生产和电子技术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
目前全球工控行业低压变频器市场主要可以分为欧美系和日系两大派别,欧美系代表厂家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等,日系代表厂家则是安川电机、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等。欧美厂家的擅长领域为大型自动化系统,日系厂家则更加擅长小型自动化系统。在大型工程电气传动领域,欧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而在小型机械的设备制造领域,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较大。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产变频器生产厂商在吸收国外变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性能持续增强,使得国产低压变频器生产企业能够逐步抢占外资品牌的市场,市场份额也得到了快速持续提升。
根据格物致胜统计,2022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达到约303.70亿元,同比上升3.4%。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逐渐恢复,智能制造带来产业链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下游制造业投资信心有望持续回升,低压变频器市场将回归稳定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17.60亿元,增速趋于平稳。
伺服技术可以实现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以及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为实现由近端输入轴同步控制远端输出轴并跟踪电信号的目的,最早应用于军事需求,例如军事船舶的自动驾驶、火炮的控制发射以及飞船与导弹的制导。后来,伺服技术被逐步应用于民用工业,如自动机床、针式打印机等,但由于其存在发热大、不易维修等缺点,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日益成熟,性能和成本更具优势的交流伺服系统在国外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行业发展期间涌现出松下电器、安川电机、三菱电机、西门子等知名品牌,并经过数十年积累逐步成为伺服系统市场的领先企业。
我国伺服系统起步较晚,最初也是用于国防军工,自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中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生产制造活动中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伺服系统来实现产品制造高质量和高精度的目的,这一需求促使国内伺服系统市场快速增长。国内厂商纷纷开始民用伺服系统的研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等举措,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产伺服系统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渐在国内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份额。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16.80亿元,受宏观环境波动影响,较2021年略有下滑。
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高端制造行业对工控设备的加工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要求不断提升,作为工控产品核心部件的伺服系统,其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市场需求进一步恢复,预计2025年伺服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2.40亿元,下游应用趋于成熟。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当前的工业控制领域,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市场空间广阔。作为工控系统的“大脑”,PLC具备了强大的逻辑控制、算术运算、数据处理以及模拟量处理等功能,能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同时更改和复制操作或过程,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电力、化工、交通等各个行业。PLC已经历过多次更新换代,传统跨国巨头如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是较早进入PLC行业的厂家,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
过去我国的PLC市场由海外头部企业主导,在国内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本土厂商逐步开始在PLC市场展露竞争力,中国的PLC产品在中低端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小型的OEM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虽然以往大中型PLC市场被外资高度垄断,但近年来本土品牌凭借着对下业客户的高性价比、及时服务响应以及逐步积累行业经验,在强化小型PLC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不断向中高端市场渗透,在大中型PLC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良机。未来随着国产大中型PLC的产研投入持续加大,技术经验积累沉淀,产品的性能也将逐步追赶外资高端品牌。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植风电、垃圾处理、环保等新兴行业,PLC市场的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尽管2022年国内PLC市场面临着供应链不稳定,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受益于制造业产业升级,PLC行业仍然体现较强韧性。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PLC市场规模达到142.70亿元,未来能源、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为PLC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价值。
工业自动化行业包含的产品种类众多,分别有驱动类、控制类、运动控制类、反馈类、执行机构等多种类别,上游主要为晶体管及IGBT模块、电容、结构件、钣金件、处理器及存储器、PCB、磁性器件、低压电器、连接器、光电、风机、传感器、电阻、编码器、开关等基础材料,市场供应充足。除少许高端半导体器件外,其他主要配件国产化程度非常高,数量相对较多,配套能力较强,可供选择范围广泛,本行业对其议价能力较强。上业的技术进步、价格降低可促进工业自动化行业产品升级及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自动化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领域之间的产品差异显著,同一领域不同客户对同类工业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需要根据客户的工艺及技术要求的变化,不断地更新产品设计,产品种类非常之多,工艺复杂、专业性强。因此,针对通用化、标准化的产品需求,自动化厂商一般采用备货式生产,并以经销销售为主;而针对定制化、非标准化的产品需求,自动化厂商则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经销+直销”并行的销售模式。
变频器、伺服、PLC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由于集成度高,不同元器件之间间隔距离近,需要承受电压和电流以及外界恶劣的运行环境,因此产品设计和工艺实现需要考虑绝缘、耐压、散热、抗干扰、电磁兼容性等诸多因素,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涉及多学科知识,大批量生产出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经验积累,对生产工艺、元器件特性和制造水平进行持续提升。新进入者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经过长期使用和严苛环境检验,才能逐步被用户认可,市场进入门槛较高。
公司是国内工控行业重要的供应商之一。2021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887.50万元、90,599.00万元和130,488.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2,649.78万元、13,807.41万元和18,858.05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在低压变频器和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呈增长趋势,具体如下:
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2022年公司在低压变频器领域市场占有率为2.06%,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
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同行业可比公司在2022年度中国伺服系统整体市场规模为216.8亿元,公司伺服系统业务收入对应市场占有率约为1.1%。伺服系统产品作为公司成长型业务,近年来表现尤为出色,公司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国变频器的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变频器产品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市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用户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细分行业定制化变频器、变频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更好的控制策略,而且能降低设备的综合成本。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坚定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节能环保需求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和材料被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制中,变频器成为同步电机、同步磁阻电机等新型高效电机驱动方案的最佳选择,也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伺服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件,快速响应、精准定位是伺服系统核心竞争力。随着多核芯片能力的提升,将伺服驱动、运动控制一体化集成在底层嵌入式系统当中,可极大地降低系统集成复杂性、成本与体积。同时,工业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设备传动部件的增多,使得总线型伺服系统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具备参数记忆、故障诊断和分析、系统参数自整定、系统参数免调整等功能的智能化伺服系统会更普及。伺服电机材料及编码器技术的升级,电机能够越来越小型化,伺服系统功率密度也会越来越高。
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控制核心,近年来技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从原来的逻辑控制到运动控制、远程IO分布式控制,再到与IT的融合,使得PLC应用场景上也越来越复杂。技术方面,实现了从单一处理器到多核的高端处理器,从单一的任务到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应用,PLC的性能在不断地增强,体积变得更轻薄,集成度越来越高。工业4.0进一步推进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为PLC行业带来新机遇,PLC技术将成为整个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工业控制领域也会对PLC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机器换人、人机协作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人型机器人对超低压伺服驱动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超低压驱动器需要变得更加紧凑和轻巧,以便嵌入到机器人的身体结构中,同时也能降低机器人的重量和功耗,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其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超低压伺服驱动器可以利用学习算法和感知系统实现自适应控制和智能优化。这使得驱动器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环境自动调整参数,从而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适应能力。最后,由于人型机器人通常需要多个关节和执行器进行精密的运动控制,驱动器需要具备高集成度,能够支持多个电机的控制,并提供多个接口用于传感器和其它外部设备的连接。此外,人形机器人多关节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以实现控制、监控和管理等功能。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和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医疗设备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新材料、新工艺、微创手术等技术正在加速应用。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技术储备,围绕医疗领域自主研发高效可靠的手术动力系统VPS1000系列产品,可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医疗行业。
此外,在“互联网+实体经济”带动下,能源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变革,未来能源产业链中的发电、储能、传感计算、网络通信等环节将从相对独立状态转为交叉融合、互相渗透的状态。公司基于先进的工控自动化核心技术,依托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电池检测技术打造充放电测试设备,在电池测试、储能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竞争力强、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全面助力新能源行业创新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通用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发生变革,制造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转型升级趋势。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发展目标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都要求制造业加快向技术水平、生产效率、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领域和价值链环节升级,加速向数智化、低碳化、服务化方向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不断有新技术涌现,其中不乏颠覆性技术和对国民经济各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通用技术,进一步推动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现并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制造业的实质化转型是全方位的,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智能制造要求制造业的机器设备、生产系统拥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在碳减排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低碳化为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此外,制造业产品架构日趋复杂,用户需求也趋于多元化、个性化,慢慢的变多的制造业企业基于制造产品的能力积累,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制造业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4月5日以书面方式送达全体监事。会议于2024年4月15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监事会主席彭红卫先生召集并主持,应到监事3人,实到监事3人。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会议形成的决议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