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下加速工业机器人市场扩容丨珠海高新招商

2024-01-19 交流伺服电机

  引言:“珠海高新招商”以招商运营为核心,聚焦珠海工业园区、珠海5.0产业园等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专业的招商团队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公司可以提供产业园入驻、平台搭建、产业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走深走实,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在工业领域普遍的使用的机械设备,通常由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构成。这些机器具备一定的自动化能力,能够依靠其内置的动力系统和控制技术来执行各种工业加工和制造任务。工业机器人在多个工业领域中都得到普遍应用,包括电子制造、物流管理、化工等。

  工业机器人上业主要是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是工业应用及服务应用、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

  据统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336.84亿元,到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到578.87亿元,CAGR为14.50%,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外资品牌占比较大、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前五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占比超过50%。其中,包括FANUC、ABB、安川、爱普生和KUKA在内的外资品牌占据了主要份额。这些外资品牌在全世界内享有声誉,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与之相比,国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埃斯顿和汇川技术等,虽然起步较早,但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尽管国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但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面临来自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和压力。

  据统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占比,FANUC占比15.01%,ABB占比11.12%,安川占比10.08%,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占比如下:

  为加速制造强国建设,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目标。此外,工业与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于2023年1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提升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推广200个以上高技术水平和创新应用模式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结合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多功能,工业云服务将更广泛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促使工业机器人向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方向迈进。同时,关键技术和部件,如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高精密减速器等,加速突破,使中国工业机器人整机的功能和性能明显提升。预计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工业云平台将成为重要发展领域,推动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的智能化和高端化。

  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因此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汽车行业仍然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市场,但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未来3C(电子消费品)、半导体、新能源、物流仓储、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机器人需求将迅速增长。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扩展到其他新兴领域,这预计将推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和扩容。

相关产品